東豐之寶 75歲嬤 2小時編一雙草鞋
更生報 2011-01-17
中華民國一00年一月十七日/星期一
東豐之寶 75歲嬤 2小時編一雙草鞋
東豐之寶 75歲嬤 2小時編一雙草鞋
圖:婆媳兩人一起編草鞋的和諧景象,在現今社會中相當少見。(記者吳宏聲/攝)
不讓手編草鞋技藝失傳 兩年前開始傳授外籍媳婦
玉里/記者吳宏聲報導
東豐社區七十五歲的老奶奶劉桂香,擅長編草鞋、製竹簍、竹篩與畚箕等技藝。像她這樣高齡仍擁有多項幾乎失傳的功夫且勤於勞動的人,在當地屈指可數,堪稱為「東豐之寶」。為了不讓手編草鞋的技藝失傳,早在兩年前,就開始傳授給從印尼遠嫁台灣的媳婦王美梅,婆媳兩人一起編草鞋的和諧景象,在現今社會中相當少見。
這幾天,南區的玉里天氣濕冷,劉桂香阿嬤邊做邊說,下雨天編草,稻草略含濕氣,比較軟順好編,天氣熱的時候要潦一些水讓稻草軟化,適時運用擠編進去的稻條索使鞋面更緊密,左右兩側還編出古鞋繩的「鞋耳」,最後用剪刀修飾鞋底、剪掉零散突出的草絲。
阿嬤編草鞋的技藝,源自幼年幅貧,當時買不起皮、布鞋,看母親從收割後的稻田裡收集稻草,編草鞋賣給鄰居,農耕時穿在腳上防滑,看久就學會了。她手工連編兩隻合成一雙草鞋,約需兩小時,但她卻沒有疲累感覺,當地的鄉親對她的靈巧手藝都讚不絕口。
里長曾國旗說,將來將用於鄉土教育、地方文傳承。劉桂香說,六十年前,草鞋是農家必備的鞋,不但耐穿耐水也耐走。在過去尚是純樸農村的年代,編打草鞋是家常功夫,草鞋的草繩材料,在鄉下隨處可得,編織草鞋一隻約花一小時,一雙草鞋則要兩小時左右。
但編織草鞋的事前準備工作也頗為繁瑣,首先須將一捆捆的粗草繩以手逐次搓散搓鬆成細長小段,好讓編織材料能進行編織。隨著時代的進步編織材料也以草繩進化成以硬布條編織,讓穿者感受更舒適。想要厚底就多打幾層、想要薄底就少打幾層,手工專製的草鞋,可以說是絕無僅有、獨一無二。
老奶奶的草鞋編織穿在腳上有一種手感紮實的心安,沒有機器設定數字設定間距,一雙貼腳舒適的草鞋全都來自心測手感。為了不讓手編草鞋的技藝失傳,早在兩年前,就開始傳拙給從印尼遠嫁台灣的媳婦王美梅,婆媳兩人一起編草鞋,顯得很幸福。